網頁

2013-05-10

時間週期循環研究之整理


市場提供每個人的資訊不外乎價格(開、高、低、收)、成交量及未平倉量。由價格所衍生的技術分析,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之一,原因無他,因為這是散戶們唯一能公平取得及依賴的訊息。但價格衍生的技術分析有其限制,想利用它來預測未來行情,必需建立在”行情會重覆”的假設上。不幸的是,這種線性條件應用在非線性的股市中,就會表現出時準時不準的現象。

成交量的分析是另一門學問,也可以說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技術或藝術。至於未平倉量,那就更複雜了,它主要是用來描述期貨及選擇權的交易狀況,而這二種商品,包含了各路人馬及不同的目的,加上它和現貨之間的關聯,要將之規則化是相當困難的。

我個人對股市的時間週期循環一直深感興趣,因為我相信,單以價格衍生的技術分析來預測未來走勢是不夠的。我所接觸過的時間週期有以下幾種:
1.      甘氏矩陣圖時間推算及甘氏(江恩)理論。
2.      Wilder的Delta理論(三角洲理論)。
3.      邵雍的皇極經世書。

從科學的到不科學的,一直都無法有所突破,想來真是教人汗顏!
上個月讀完了J. M. Hurst所著的”The Profit Magic of Stock Transaction Timing”(大陸有人將之譯為中文-”盈利魔法之股票交易时机”),一本算是古老的著作。Hurst提出了一種直觀而簡單的方法,對價格的週期循環進行分析。方法看似容易,但在實際比對時,卻不是那麼回事。主要的原因在於判斷週期時,具有相當的主觀性,這種主觀性將造成分析時的困難。後來又找到一本Lars von Thienen所著的”Decoding the hidden Market Rhythm”,文中提及的方法,剛好可以解決Hurst方法的主觀性問題。

不論是Hurst或Thienen所提的方法,都有一個基本假設:價格的波動,是由許多個不同週期,不同振幅的循環波動所合成,僅管這個基本假設仍然是線性的。

在此前提下,我們必需找出影響結果的幾個主要週期,要實現這樣的方法,可以將價格-時間圖轉換成振幅-頻率圖來觀察,也就是使用離散傅立葉(DFT)分析。我以加權指數2011/2/16~2013/3/8的日線均價(O+H+L+C/4)進行分析,取樣區間如下圖黃線標示。


上方左圖為分析期間的原始數據,右圖為週期光譜圖。右圖橫軸單位為日,並且僅顯示週期5.17日~85.3日期間之數據,因為太短或太長的時間週期,不是我關注的。取前4個peak的週期,分別是21, 34, 57, 73日。

由於DFT無法正確提供相位角資訊,所以我馬上面臨了另一個問題:這些週期的正確起點在那裏?都從6609點開始嗎?還是各有自己的起點?另外,將DFT應用在價格分析上,仍有一些技術問題必需考慮,像end effect是否對結果有影響等。還有一個更基本的問題:這種線性的數學演算適合用來分析非線性的市場嗎?上述的問題,只要有一個沒有釐清,就會影響到使用時的信心。所以我必需在繼續深入之前,重新檢視這些問題。

在搜尋及研讀一些資料時,我發現了另一種演算法HHT(Hilbert Huang Transform)。初步研讀後,我認為HHT應該可以解決上述第一及第三個問題,至於第二個問題,網路上類似的討論很多,或許也有機會釐清。

HHT和Hurst使用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,其邏輯性和數學架構也都不複雜。我想,HHT將會是我接下來學習的重點,也歡迎有興趣的讀者,一起來學習討論。 

1 則留言:

  1. 這技術真屌 ,竟然可以早行情一步先將大約的多、空頭時間預先標定起來,搭配適當的技術指標作確認......讚

    回覆刪除